來源:詩詞天地
二十四節氣之大暑
2022年7月23日
壬寅年六月二十五
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
——大暑
《通緯·孝經援神契》中說:
小暑后十五日為大暑,
小大者,就極熱之中,
分為大小,初后為小,望后為大也。
可見大暑的15天
是夏天中的夏天
是全年最熱的時候
宋代詩人梅堯臣也在詩中寫道:
大熱曝萬物,萬物不可逃。
飛鳥厭其羽,走獸厭其毛。
——《和蔡仲謀苦熱》
在驕陽的侵襲下,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光,也就此拉開序幕。
這個盛夏時節,我們看過東邊太陽西邊雨的奇觀,聽過池塘里的蛙聲連成一片,也迎來了大暑三候。
丨大暑·三候丨
大暑時,螢火蟲孵化而出,每當夜幕降臨,漫天星光匯聚成一片銀河,點綴著夏夜。
當天氣漸漸悶熱,當土地逐漸潮濕,周邊的空氣也就變得濕熱起來。
濕氣逐漸匯集,大雨也隨之降落。天氣也逐漸向立秋過渡。
丨大暑·習俗丨
喝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
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燒伏香
大暑節氣,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頻繁,百姓燒香祈福,祈求風調雨順,百谷豐登;
在大暑節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為互贈的禮品。
半年節
農歷六月十五日為全年的一半,正值大暑節氣,叫“半年節”。
一家人在這一天會聚在一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象征著團圓與甜蜜。
丨大暑·養生丨
夏日飲食不宜過飽,只吃七八分飽即可,遵循“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的原則。
少吃辛辣、油炸食物,不宜食入大量冷飲,以免損傷脾胃功能,應注意全面、均衡的營養搭配。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
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欲,遠離濕熱,預防中暑。
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松的感覺,有利于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
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
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丨大暑·避暑丨
“俯人間,大暑少清風,多炎熱”,這么熱的天,避暑當然是必不可少的。
云以避一時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飲。
三國時期袁紹鎮守河朔時,喜歡在三伏天約人喝酒,把自己灌醉后就不覺得熱了。
在這人間免不了大醉一場,方不負韶華。
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
不須河朔飲,煮茗自忘歸。
煮茶論道,于裊裊香煙中感受夏的氣息,感受生活的愜意,不失為避暑的好方法。
“時間累積,這盛夏的果實。”酷熱難耐的大暑,也有它的美好。畢竟,人間風光無限,每一處都充滿了美好與精彩。
避暑,依靠清風徐來,更需要平心靜氣。今日大暑,在此祝愿諸位詩友心靜享清涼。
大暑荷香濃,盛夏心且靜。
尋一方休憩小院,邀三兩好友,沏一壺消暑茶,談談家長里短。
門前花影映入眼簾,窗前清風輕撫臉龐,生活就是如此愜意舒適。
沒有清風的日子里,夏日炎炎正可眠,也是一種安靜的享受。
苦熱當頭,既然逃不掉,還不如靜下來享受。
大暑時節,去見想見的人,去做想做的事,在前行的路上不斷的遇見美好,遇見幸福,遇見心中期待的一切。
睡前忘記一切,醒來便是新生。
大暑時節,唯有在清風中恬靜,在細雨中享受,才不負這人間盛夏。
暑來暑往留不住,惟愿各位詩友尋一處清涼,度一場清歡,不辜負自己,不辜負生活。
大暑之后就是立秋,正所謂: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極熱之后便是秋涼。
正如作家馮驥才在散文《苦夏》中說道:苦夏不是無盡頭的暑熱折磨,而是頂著烈日的堅忍本身。
眼前的酷暑,終將化為明日的微涼,正如這世間的草木,榮枯自有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無論何時,總有一些東西,讓我們為之心動。我們所該做的,便是放下心中的負累,珍惜眼前的美好,并時時抱有期待和向往。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NDI3ODk0OQ==&mid=2247809890&idx=1&sn=b5f0307cdd5cb367db95c0fdc65a3ccd&chksm=eaa17da8ddd6f4bec61a5c68fe69958fe80c00010088233d2a327be263180cea5e33cc390d81&mpshare=1&scene=1&srcid=0723Rwdwu1UNULhQjIgnGYxG&sharer_sharetime=1658535642322&sharer_shareid=3759e075205c4aab012a766dbe010cc6#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