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志著世界首次月背采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在此次任務中,山東省空間碎片監測與低軌衛星組網重點實驗室團隊研制的深空探測實時三維可視化與遙操作技術再次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并接受嚴格的實戰任務考驗。該技術已在探月工程嫦娥二號環月飛行、嫦娥三號、四號探測器月面軟著陸以及玉兔號、玉兔二號月面巡視遙操作操控,嫦娥五號月面取樣返回任務中成功應用。
團隊發揮了多年來保障載人航天工程天宮、空間站建設,探月工程嫦娥系列探測器、深空探測工程天問一號探火等國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務的經驗,研發的實時三維可視化與遙操作技術在嫦娥六號任務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著陸下降、月面軟著陸和月背采樣階段發揮關鍵作用。在地面測控和鵲橋二號中繼星支持下,實時三維可視化技術可以將嫦娥六號空間段的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快速還原,一改以往需要測控專家通過龐大數據分析探測器狀態的方式,讓探測器的飛行狀態、姿態,載荷狀態等信息直觀展現在地面測控人員面前,以便對其進行更快速、更精準的測控;遙操作技術為嫦娥六號月背快速采樣返回過程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近年來,實驗室團隊將自主研發的深空探測三維實時可視化技術應用于國家航天工程實戰任務中,先后參與執行了載人航天工程天宮系列、神舟系列飛船、空間站建設,探月工程嫦娥系列探測器,月球車月面巡視遙操作,深空探測工程火星探測可視化飛行控制與指揮等50多次重大工程,為航天測控任務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持和工程保障。2023年12月,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正式批準國際編號為11139的小行星命名為“青島理工星”,我校成為山東省屬高校中首次擁有專屬小行星命名的高校。
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實驗室團隊將不斷推進科技自主創新,為建設航天強國擔當盡責,勇攀航天科技高峰,在新時代航天高質量發展征程中貢獻更多、更強的理工力量,為迎接我校第四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和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