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老溫 系統工程
《任務工程指南》(Mission Engineering Guide,MEG)是美國國防部于2020年11月新鮮出爐的一份指南,其價值如同沉甸甸的黃金。
還記得當我首次看到這份文檔時,一開始并沒有意識到它有多么珍貴。翻看了幾頁之后,才發覺它是多么的寶貴!感謝匯聚了無數專家學者的CCOSE社區,專注于系統工程,共創共享的文化氛圍滋養了心靈,也讓學習的旅程變成無比美妙的體驗。當然或許只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對我而言,它的“美”來自于如下幾處:(1)來自于.mil
網站的公開發布,這類文檔非常珍稀,可以讓我們管中窺豹,了解美軍的最新動向和認知結構;(2)這份冊子只有短短的 40
多頁,按照潘長江的說法,“凡是濃縮的,都是精華”;(3)所講述的主題是“任務工程”(Mission
Engineering),立意又新又好,很欣賞國外同行的這種創意和切入點;(4)作為一本“指南”(Guide),頗為實用,可以指導實踐。
此外,還有一點,我近來從事各種復雜的任務,常常感到缺少框架的苦楚。問題如此復雜,甚至盤根錯節,想要作出改革或創新,總感到現實中有絲絲縷縷的掣肘。放之任之,對不起自己的天地良心;格之革之,又覺得手中缺少一件順手兵器。對于常年在各類系統邊緣走江湖的人來說,倚天劍藏于何處,屠龍刀匿在何方?看到這份文檔,頓感眼前一亮!
回到現實問題,系統工程師在解決工程問題時,常常需要一個指導框架,也就是俗稱的“套路”。例如,在寫報告時,常常想有沒有類似的文檔可以參考,重點是參照其框架作為模板;在解決實際業務時,常常問前人(或前任)是怎么解決這類棘手問題的,重點是找尋實施方案的框架和思路。這些都說明,這類“參考架構”(Reference
Architecture,RA)或指導框架是多么的重要。如果能夠找到一套經過抽象、具有普適性的指導架構,會十分有助于深化和強化我們的系統思維。扯遠點,如果由于我們的抽象提煉能力不足,或者由于問題過于復雜,這類指導框架只好從理想的“顯性”狀態退化為次選的“隱性”狀態,然后通過靈感和“頓悟”來實現這層突破。比如,國資委在推進國企改革時十分注重選樹標桿,還有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案例教學法,中國佛教的各類禪學,都借鑒了這種知識(或智慧)傳遞的方式。
言歸正傳,該指南建議的適用于復雜任務的架構到底是什么?我將歸納為“兩域三分法”,如果用“3+3”這個數學公式來表述。其中,“兩域”分別是指問題域、方案域;三分法是指每個域分解為 3 個子部分。
任務工程 = [ 問題域,方案域 ] ……公式 1
問題域 = [ 問題描述,任務定義,任務度量 ] ……公式 2
方案域 = [ 系統設計,分析仿真,歸納結論 ] ……公式 3
注:這里采用的方括號[ ],而不是大括號{},主要考慮是借用了計算機Python 編程語言的語法:方括號表示有先后次序的對象序列,而大括號則表示沒有先后次序的對象集合(字典)。細分后的整體結構見思維導圖。
下面逐一進行講解。
公式
1 中,將一個任務工程分解為問題域和方案域。首先,什么是“任務工程”?對應的英文就是Mission
Engineering。如果你愿意,將任務翻譯成為更有神圣色彩和情緒感染力的“使命”也未嘗不可。Mission
好理解,簡單說就是要達成某種目標,那么Mission 和 Engineering
放到一起,又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要用工程的方法將任務轉換成現實。理想和現實之間總是有一條“河流”,而系統工程師的職責就是尋找到過河的辦法。這里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詩詞,“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而這座橋就是本文所要著力討論的主題——MissionEngineering(下文統稱為“任務工程”)。
為什么分為問題域和方案域?這樣劃分是否科學?自古以來,問題和答案是一種經典的范式。古希臘提出問答法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最著名的就是蘇格拉底,他將這種方法稱為精神或思想的“助產術”。在中國古代,儒家經典《論語》,也充分利用了問答方式,來記錄孔子的思想。即使在現代,見諸于英文文獻之中的FAQ,以及各級考試之中的“問題-答案”結構,均是這種“Q&A”范式的體現。甚至,還可以深深植根于人類的“刺激-反應”心智模型(MentalModel)。總之,將一項任務或使命,分解為問題域和方案域,是天然的二分范式,類似于不證自明的基本公理。
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于解決了問題的大半。——海森堡
有人認為問題域并不重要,解決方案才重要。實則非也。能否提出正確
的問題。德國著名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主要創始人,哥本哈根學派的代表人物,193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海森堡曾說過,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于解決了問題的大半。托尼·羅賓斯是一位白手起家、事業成功的億萬富翁,是當今最成功的世界級潛能開發專家。托尼·羅賓斯說,思考就是提出問題并回答問題的過程。他強調提出正確問題的重要性,認為這樣才能得到正確答案,從而獲得正確結果。因此,問題域的扎實工作對于任務成功,占據50%的貢獻度并不過分。
其次再來看公式 2:問題域被分為 問題描述、任務定義、任務度量。其中:
問題描述就是要識別關鍵問題,尤其是痛點和難點。以此為始,也就是常說的“問題導向”。對于各類管理問題,更是識別“痛點”在哪里,然后才能對癥下藥;對于各類技術問題,往往是識別難點,若有突破,便是創新;對于復雜體系、組織發展等問題,要考慮能力差距(capabilitygaps)在哪里,也就是常說的“補短板、強弱項”。其他待分析的關聯因素包括:相關任務概念、技術能力、成熟度、演示驗證、時間進度、交互產品、接口標準、聯合打擊、可用資產、新興技術等。
任務定義部分堪稱本文的亮點之一。最大的特色是將其又分解
為 4 個子部分:時間幀(TimeFrame)、任務劇情和場景(Scenarios &
vignettes)、假定和約束(Assumption &
Constraints)、任務定義小結(Summary)。我們都處于一種“時空”之中。時間是最特殊、不可壓縮、不可延展的單向維度,驅動著萬事萬物處于不斷的“流變”狀態和過程之中。連孔老夫子也不禁在川流旁感慨,“逝者如斯夫”。因此,拋開時間因素妄談任務或使命,是一種科學上的不嚴謹。之所以這里稱為“幀”,就像是電視、電影畫面由1
秒鐘數十幀組成,但是由于人類視覺器官的遲滯效應,已經感覺不出來了。由于分析成本和保真度(Fidelity)之間正相關,而人們總有一個可以承受的成本上限,所以選擇合適的“幀頻”,是比較重要的。劇情和場景的作用是將任務從戰略層(strategic)下沉到戰術層(tactical)。劇情和場景的區別在于,劇情是貫穿全局的重要情節,包含了所有的關鍵節點,撐起了整個任務,往往是戰役級;而場景就像是一出好戲中的若干“幕”,一切精細的操作都要在場景下予以細化,往往是戰術級。比如,遼沈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中作為關鍵的戰役,事關解放戰爭的全局,是scenario級別,而塔山阻擊戰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關乎“關門打狗”策略能否成功實施,需要頑強阻擊國民黨部門的拼死增援,是vignette級別。對于工程任務來說,在選擇參數設定時要經過深思熟慮,做到“精心選擇、合理設定”。假定和約束,往往是人們容易忽視的,以為是不言自明,實則非然。比較嚴謹的作法是有效識別這些假定前提和不得不遵守的約束條件,將其顯性地表達出來。同時,要定義好進入條件和邊界,準確識別環境/時代召喚或上司意圖。一旦設定,任務定義就要盡量保持不變,從而保證延續性和連貫性。最后就是任務定義的歸納小結(summary),陳明以上三個部分的要點。
任務度量(Mission Metrics)也是本文的亮點之一。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成功度量(Measureof Success,MoS)。以前看到的比較多的是 有效性度量(MoE)和性能度量(MoP),這次看到 MoS,還是感到眼前一亮。因為對成功的度量,進一步澄清了任務目標,比有效性度量(MoE)更加明心見性!雖然后文為了表述方便,將MoS淡出,仍沿用 MoE/MoP的分層架構,但MoS 一詞仍不啻為天音裊裊,時刻提醒著系統工程師不忘初心。對于 MoE 和 MoP,可以用下面這個公式簡單表示:
MoS = f(MoE s), MoE = g (MoPs)
即任務成功度量可由若干個有效性度量來綜合表征,有效性度量可由若干個性能度量來綜合表征。指標的選擇要充分考慮高層指揮官的意志和意圖,常見的包括:滿意度、損失情況、成本開支、時間消耗、回報率(Returnon Investment,ROI)。
關于度量,本文特意提到了度量追溯性(Traceability
of Metrics)。指標要有科學性、嚴謹性,能夠經得進一步深究和驗證(can befurther expanded and
verified),可以為系統的優化提供關鍵支撐。在此也深感實踐中,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深化,各類統計數不勝數,上層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在深入實踐中,由于度量追溯性的不健全,導致統計數據被嚴重扭曲,甚至誤導上級決策。日本鋼鐵公司、德國汽車公司都因為統計數據造假,使企業信譽一落千丈,遭受到市場和監管部門的嚴厲懲罰。究其原因,除了科學素養、人文素養的缺失,更在于缺少指標追溯性的深入認知和系統工程方法。站在組織管理角度,建議要加大指標追溯性的閉環管理、監督審計和嚴厲追責,要依靠審計、紀檢、監察、專家委員會等部門的通力合作和介入,嚴懲數據造假者,使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利用信息的不對稱性來欺騙組織、欺騙世人。
公式
3
中,方案域包括系統設計、分析仿真、歸納結論。系統設計強調了任務架構(MissionArchitecture),包括各類視圖(views),因此注入
DoDAF、MoDAF、ToGAF、Zachman
等各種體系框架可以在這一步大放異彩,分析各種裝備/資產、組織單位、職能/交互的序列。由于比較紛繁復雜,需要多視角、多層級才能表述清楚。康威定律說,設計架構克隆自組織架構。因此,為了更好的設計得以實施,往往需要對組織進行重新設計,這就是某些組織機構需要重組調整的內在原因之一。本文還強調了端到端的線程(Thread)。從任務線程(MissionThread,MT)到任務工程線程(Mission
Engineering
Thread,MET)的共性都是從開始端到結束端的全流程、全周期,差別在于后者為每一項活動指定了關聯的系統、技術、人員,從而勾畫了從問題域到方案域之間的現實映射關系。有時還包括能力、技術、戰術、系統、條令、組織、培訓、材料、學歷、人員、設施、領導力等諸多因素。對于上述各類變量,還要替換其中的一個或一組,以進行敏度分析。這種方式類似于中國航天的“雙想”、“過電影”,從而實現全線程、全覆蓋。最后,就是定義各類模型、數據和定量分析方法。任務工程十分重視各類基于分析和計算的模型,從而確保其一致性和復用改進。甚至可以說,模型是任務工程的核心。不僅包括傳統的仿真模型,還包括數學表達式、邏輯表達式、概念過程或者上述幾種方式的混合使用。典型的模型有設計模型、制造模型、驗證和確認模型、系統模型、產品支持模型、專業工程模型以及管理模型等。各類模型的可視化(Visualization)有助于分析和研究的深入。
基于上述模型,可以開展分析和仿真。這還包括對各類變量的敏感度進行實際分析,以及基于假設和參數輸入選擇合適的優化算法來開展分析。敏度分析能夠揭示一定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和魯棒性(robustness),可以用于探究輸出與輸入之間的一階或二階的關系。可供選擇的分析方法,包括蒙特卡洛模擬、馬爾科夫鏈、回歸分析、成本分析、仿真工具等。要識別分析系統模型中的誤差和不確定性的傳播方式。一般來說,分類矩陣法、敏度分析法、優化算法這三類分析方法的效率逐級遞升。對于任務工程團隊來說,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深刻理解模型、輸入數據、誤差傳播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以確定分析結果的置信水平(Confidencelevel)。
最后一步就是記述研究結論。包括分析報告或決策摘要,為上級領導輸出相關的計劃、策略和建議方案。關于摘要,文中列了13 個方面:
-
-
-
-
-
-
-
-
-
-
-
-
-
結論部分還要提及參考架構(Reference
Architecture)。這里的參考架構源自于本任務的分析,包括任務定義、假設、約束、方法論、置信水平、不確定性,以及其他支撐分析結果的理由。本文還特意附了2
個參考架構,分別是政府任務參考架構(GMRA)和政府能力參考架構(GCRA)。
結論部分還要附上相關的專業數據、模型和架構(Curated
data,models,and
Architecture),從而為未來的研究鋪平道路。數據是模型、線程和架構的“頂梁柱”(backbone)和基石。任務工程師有責任夯實數據的根基,使其可信、可靠、完整。如果研究的周期較長,還要考慮各項數據隨著時間的蠕變,要動態更新相關數據。為了確保數據的質量,同行分析師間的協作(peeranalyst
collaboration)也甚有必要。起碼要考慮所有數據以下6
個方面特性:簡介(Profile)、來源(Source)、精度(Accuracy)、時效性(Timeliness)、可信度(Validity)、關聯性(Linkage)。
末了,我還想畫蛇添足地說幾句。首先,系統工程永遠支持裁剪。因此這篇文章并不主張削足適履,千篇一律地套用這種架構,但是也別忘了在學會“跑”之前,最好先學會“爬”和“走”,否則難免會摔更多的跟頭,不妨借鑒華為的策略——“先僵化、再固化、最后再優化”。其次,6個模塊,不多也不少;“3+3”也很容易記憶和應用,如果想要進一步簡化,可以簡單記為“(描述,定義,度量)+(模型,分析,結論)”,或者摘取上述6
個關鍵詞的英文首字母記為“DDM+MAC”,這是極致濃縮版本。最后,再不厭其煩地嘮叨一句,千萬別忘了,定義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樣重要!
致謝:感謝趙獻民、鄭新華、何強、王國新、王公韜、魯金直、陳紅濤、王忠、解士昆等老師的審閱和指導意見。
2021.1 于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