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清明
太陽黃經15°,三月節。
清明處于仲春與暮春之交,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始。此時節,春風化雨,四野明凈;萬物生發、春和景明。二十四節氣中,清明是唯一一個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日子。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根《燕京歲時記》中所引《歲時百問》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在中國人眼里,清明是個明媚與惆情并存的日子。這一天,我們為逝去的故人獻一束花,敬一杯酒,向用寶貴生命換來安寧的英烈致敬。當柳葉輕舟般飄過水面,裝載思念與問候隨波流去。與此同時,清明時值春夏更迭,草木青青、嬉游放歌,到處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好時光。迄今為止,清明節仍然是中國民間十分重視的節日,它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清明,我們既緬懷昨日,也憧憬明天。讓我們心懷感念,篤定向前。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華
“朧月上山館,紫桐垂好陰。可惜暗澹色,無人知此心。”桐花“年年怨春意,不競桃杏林”。清明時節,山坡上的桐樹開出淡紫色花朵。
二候,田鼠化為鴽
鴽,鵪鶉之類。田鼠,陰類;鴽,陽類;古人認為,陽氣盛,陰物化為陽物。
三候,虹始見
虹是陰陽交會之氣,日照雨滴而虹生。清明末到谷雨時節,雨量增加,氣溫上升,空氣中的含水量增加,在明朗天氣,有虹出現。
|清明·詩詞|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
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
遙聽弦管暗看花。
▎詠廿四氣詩·清明三月節
【唐】元稹
清明來向晚,山淥正光華。
楊柳先飛絮,梧桐續放花。
鴽聲知化鼠,虹影指天涯。
已識風云意,寧愁谷雨賒。
▎破陣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點,
葉底黃鸝一兩聲,
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
元是今朝斗草贏,
笑從雙臉生。
▎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
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萬株楊柳屬流鶯。
清明習俗
|寒食|
寒食節與清明節原本是兩個節日,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后105天,清明前后,因兩者日子相近,便將清明與寒食合并為一日。
“寒食春過半,花秾鳥復嬌。從來禁火日,會接清明朝。”青團為寒食的食俗,清袁枚《隨園食單》中寫:“搗青草為汁,和粉作粉團,色如碧玉。”做青團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種,泥胡菜、艾蒿、鼠曲草。
|祭祀掃墓|
掃墓在秦以前就流傳,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后的事。而皇帝真正下詔掃墓則已是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唐玄宗詔令,寒食上墓,遂以為俗。
|插柳|
插柳,相傳是為紀念農事祖師神農氏。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此外,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齊民要術》:“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節男女頭上戴柳、車馬轎上插柳還有一說,是為了踏青迎春,象征吉利,“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說的就是這回事。
|踏青游園|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習俗的一項重要內容。
《武林舊事》有載:“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艷妝濃飾,金翠琛縭,接踵聯肩,翩翩游賞,畫船簫鼓,終日不絕。”
|放紙鳶|
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被稱為“神燈”。有人把風箏放上天后,剪斷牽線,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養生
| 多吃“柔肝”的食物 |
中醫學認為“春與肝相應”,清明時節應多吃“柔肝”的食物,飲食宜溫,以清補為主。如薺菜、山藥、菠菜、韭菜、銀耳、大棗等。由于清明雨多濕氣較重,在飲食上要注意選擇一些溫胃祛濕的食物,如白菜、蘿卜、芋頭等。
中醫認為,清明正值肝陽上升時節,故不宜進食竹筍、咸菜、雞、海魚等“發物”。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QyMzcxMg==&mid=2650871503&idx=1&sn=c49d949cea702eb046362a1b46b675b1&chksm=84a783c0b3d00ad69c0228dc6a6c30c25216ef3204ba05b373195ead69fb318b7f29786b85cc&mpshare=1&scene=1&srcid=0405AOSRL9NdqqnA20wNuKNm&sharer_sharetime=1649108385704&sharer_shareid=3759e075205c4aab012a766dbe010cc6#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