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反間諜,是不是只是電影里情報機關之間的高手過招?防泄密,是不是接觸不到涉密信息,普通人就與國家安全無關?在第八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到來之際,4月14日下午,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指導的“千萬師生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在線播出。這堂面向全國高校師生的公開課指出,在國家安全面前,沒有人是局外人或旁觀者。大到反間防諜,小到上網發言,國家安全,都與你我相關。
大學生劉某某家境貧寒,常在網上發布信息,尋找兼職。2013年5月,劉某某接到一封來自境外的自稱S主編發來的郵件。S主編稱需要劉某某協助查找某方面的資料,并許諾其重酬。劉某某以學術研究為名,通過導師和圖書館的幫助,在圖書館借閱了大量材料,并將相關內容拍成照片發給了S主編,從中獲取報酬16000元。2013年8月,劉某某被國家安全機關抓獲。“泄密就在一念之間,間諜也許就在身邊。”張金學說。在校大學生畢業后將奔向四面八方,各行各業。他們將成為科學研究的主力軍,生產管理的技術骨干。如果這些人中有人泄密,在企業經濟活動中損失的是金錢,失去的是市場份額;但若涉及軍事科技,損失的是國家利益,危害的是千萬家庭。張金學提醒,為防泄密、反間諜,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項。在社會生活方面,要及時更新電腦中的殺毒軟件;不要拍攝發布敏感區域的照片;理性表達愛國行為,不受人挑唆;從境外歸國時不攜帶違禁物品標本,謹防破壞生態安全;發現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線索,可主動舉報。在學習生活中,同樣也要注意保密。在社團活動中,不接納非法贊助;在課外實踐環節,不涉足管制區域;涉密科研課題不使用移動存儲,不能將數據帶出科研場所;境外學習不參與不明接待,不交往存疑之人。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沈浩則講了當代大學生非常熟悉的內容——網絡。去年6月,西北某高校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有來自境外的黑客組織和不法分子向學校師生發送了包含木馬程序的釣魚郵件,企圖竊取相關師生郵件數據和公民個人信息,給學校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帶來重大風險隱患。如果該攻擊沒被及時發現并處置,后果嚴重。沈浩說,在數據無處不在的時代,利用大數據資源保障國家安全,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而且,我們正面臨著媒介武器化,武器媒介化的現實。”沈浩指出,網絡中的部分人為了追求特定利益,通過引導輿論,操縱民意,達到武器媒介化的目的。每個人都該警醒,網絡是匿名的,但不是不用負責的。是不是接觸不到涉密信息,我就與國家安全無關了?沈浩強調,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你們代表著中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形象。為了國家,為了自己,要在網絡上,在社交媒體上,規范自己的行為。”輿論戰已被上升至國家安全高度,尤其在目前國際環境紛繁復雜的當下,政治集團整合信息,借助社交平臺爭奪受眾認知,打響網絡時代的混合戰爭。沈浩向大學生們呼吁:“你們是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希望。我們要從身邊小事做起,繃緊網絡數據安全這根弦,為國家安全貢獻青春力量。”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9nTMJsieI1m-tAoXChpk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