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詩詞天地
今天是2023年7月21日,中伏的第一天。今年的中伏從7月21日到8月9日,一共有二十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中伏,暑邪和濕邪交替,人體最容易落下病根,此時一定要多加注意養生保健!這七個誤區一定要注意,你以為在養生,其實是在養病!
“三伏天”七大養生誤區
很多朋友都知道“冬吃蘿卜夏吃姜”這句話,但真正懂得其含義的人卻不多。
如果理解錯誤,不僅達不到養生的目的,反而會適得其反。
濕熱體質的人或者體內陰虛有熱者,如果再過多吃姜就會“火上澆油”引起上火。同樣,有人提倡夏季多喝羊湯也是這個道理,夏季食用過多易上火,即便是陽虛之人也需適可而止,不要大補。
人們經常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夏季在公園、廣場隨處可見暴走的中老年人,雖大汗淋漓,仍堅持鍛煉。此時鍛煉一定要避開高溫,在陰涼的地方、涼爽的時間進行,宜做體操、散步、打太極等輕度運動,只要微微出汗就好了,不宜運動量過大。很多家庭一到夏季,家里頓頓離不開綠豆湯,不僅每天大量喝甚至當水喝。
對于很多夏季喜食冷飲、愛吹空調,喜歡貪涼的人來說,防寒更需注意。
經常待在空調房中,會導致不知冷熱、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頸椎對著空調吹,使頸背部肌肉受寒,可能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后背酸痛等。而且天氣炎熱出汗較多,切忌迅速、大口喝冰鎮飲料,忽然過冷刺激會引起血管收縮,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冷食也易引起胃部不適,影響消化。關鍵是不能太過貪涼,如果長時間一味貪圖寒涼(冷飲、空調),勢必會損害機體功能。
夏季暴雨過后,往往比較涼爽,很多人選擇在這個時候出門散步、鍛煉,但是雨后出門鍛煉反而會加重體內濕氣。夏季暴雨后,濕度隨熱氣蒸發往上走,空氣中的濕度其實會加重,雨后散步往往更易出現胸悶、頭暈甚至惡心的癥狀,這就是濕熱交雜引起的。“三伏天”天氣炎熱,稍微動動就一身汗,別提有多難受了,這時很多朋友會迫不及待地去沖澡,而且還喜歡用偏涼一點的水溫,這樣就相當危險。人在大汗淋漓時,身上毛孔都處于張開狀態,此時用偏涼的水沖澡,覺得很舒服,但是毛孔由于冷水的刺激會驟然收縮,使體內的熱量散發不出去,可能導致中暑。
而且,洗澡水過冷(25℃以下),還容易誘發胃腸道不適和關節疼痛等癥狀。建議大家平時洗溫水澡,具體水溫以接近人體體溫為宜,即35℃~37℃。“三伏天”身體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勞、沒胃口,不少朋友選擇直接用蔬果代替正餐,但這種方法很容易導致免疫力降低,時間久了容易產生疾病。
不過,苦瓜性涼,對于脾胃比較虛弱的人來說,并不適合食用,吃太多反而會引起腹瀉。
中醫講:“順四時而適寒暑”,人的作息要順應四季輪轉。中午可以適當小憩,盡量控制在30分鐘左右,以免影響晚上休息。
三伏天雖然陽氣旺盛,但是對人來講卻是一個“內耗”的過程。吃谷物,出汗會損失維生素B,所以饅頭米飯一定不能缺。吃瘦肉,夏天內臟消耗很大,一定要多吃優質蛋白,少吃油脂。
天氣炎熱的時候,搖扇子既可以降溫,還可以預防肩周炎。老年人夏季中風一般發生在右腦,所以左手搖扇子能有效預防疾病發生。
古人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許多疾病都跟體內濕氣有關系。到了夏季,人長期待在空調房里,吃大量冷飲冷食,都會導致人體內濕氣過重。
中伏和頭伏、末伏不一樣,它進入承上啟下轉折的20天。也就是說,在這轉折期,如果不好好養生保健,人體健康就會滑向疾病那一端。中伏期間,更應調養身體,注重養生,點亮【贊】和【在看】,為家人收藏!把這份養生攻略發給你身邊的朋友,愿所有的朋友們過好這最熱的20天。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Vx9Df3saOi7PYP7JMFRN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