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詩詞天地
今天是2024年7月22日,
甲辰年六月十七,星期一,
正值大暑,上蒸下煮。
《通緯·孝經援神契》中說:“小暑后十五日為大暑,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后為小,望后為大也。”
“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是一年中陽光最猛烈、氣溫最高、雷雨天氣橫行的節氣。
大暑之后就是立秋,因此,這還是一個迎著“換季危險期”、必須重視保養的關鍵過渡。
所以,大暑時節,我們既要準備應對酷暑,也要為入秋打好健康基礎。
那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一候腐草為螢
大暑時,螢火蟲孵化而出,每當夜幕降臨,漫天星光匯聚成一片銀河,點綴著夏夜。
二候土潤溽暑
人就像悶在蒸籠里,濕熱難耐。
三候大雨時行
雷雨開始頻繁,大雨會慢慢的將暑熱慢慢退下。
大暑的特點就在于,它除了溫度高還雨水多,又濕又熱。
在這樣的時節下,防暑降溫,祈福納祥就成了老一輩人不可或缺的習俗。
丨大暑習俗,祈福納祥丨
曬伏姜
飲伏茶
燒伏香
喝暑羊(即喝羊肉湯)
大暑船
吃仙草
吃鳳梨
丨大暑時節,不做四事丨
睡覺時不裸露身體
大暑節氣天氣炎熱,睡覺時也要蓋住身體薄弱的腰腹部,尤其是家里的小孩,免得被涼氣侵擾引起身體不適。
不貪杯飲酒
進入大暑正是夜攤小吃火爆的時候,啤酒、小龍蝦和燒烤是這個季節很多人的夜宵標配,不過偶爾喝點酒可以,但是貪杯飲酒對身體的傷害是很大的。
不去河邊游泳
大暑后,隨時都有可能下大雨,河水暴漲,就容易帶來意外。所以在大暑后,不要去河邊游泳,避免發生意外。
不光腳趟雨水
大暑來臨以后雨水也會增多,雨水會把地面的浮塵和污漬都沖刷下來。
這個時候光腳趟水很容易讓皮膚接觸到細菌和病菌,還有可能造成寒氣入侵,所以下雨時不要光腳去趟雨水。
丨大暑養生,不吃三樣丨
大暑后,不吃冷食
冰鎮食物能夠快速降體溫、防中暑。但是,夏天總過量吃冷食,很快就會導致腸胃不適、濕寒入脾。
為了短暫的爽快,而損害內臟健康,顯然是不明智的。
早上不喝綠豆湯
進入大暑節氣,綠豆湯是很好的消暑食物,很多家庭都會熬上一些綠豆湯放置在冰箱里然后飲用。
但綠豆屬于寒涼的食物,早上直接喝,容易讓腸胃受到寒氣的侵擾,引起腸胃的不適。
伏天里,不吃隔夜菜
三伏天熱,食物容易變質,飯菜隔夜更容易“串味”與滋生細菌。
食用不注意,還容易引起身體不適、上吐下瀉。
所以,在烹飪時,我們應盡量只做足夠的食物,避免剩余。
丨大暑·避暑丨
“俯人間,大暑少清風,多炎熱”,這么熱的天,避暑當然是必不可少的。
云以避一時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飲。
三國時期袁紹鎮守河朔時,喜歡在三伏天約人喝酒,把自己灌醉后就不覺得熱了。
在這人間免不了大醉一場,方不負韶華。
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
不須河朔飲,煮茗自忘歸。
煮茶論道,于裊裊香煙中感受夏的氣息,感受生活的愜意,不失為避暑的好方法。
“時間累積,這盛夏的果實。”酷熱難耐的大暑,也有它的美好。畢竟,人間風光無限,每一處都充滿了美好與精彩。
避暑,依靠清風徐來,更需要平心靜氣。
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
萬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熱。
君看百谷秋,亦是暑中結。
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個節氣,之后就是立秋。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極熱之后便是秋涼。
正如作家馮驥才在散文《苦夏》中說道:“苦夏不是無盡頭的暑熱折磨,而是頂著烈日的堅忍本身。”
炎暑有盡,時光無垠,四季更迭的腳步悄然無聲,秋風正啟程。
眼前的酷暑,終將化為明日的微涼,正如這世間的草木,榮枯自有時。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pTa8IP_LyDOqi90Uay8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