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石星座創建及其計算
趙正旭
(青島理工大學空間碎片監測與低軌衛星組網聯合實驗室 青島266520)
方向與領域:天文信息組織與數據挖掘,儀器科學與技術
我國現代天文信息平臺、計算系統、天文數據處理軟件及其配置工具的設計和使用一直受制于三“用”基本信息資源,常用信息或數據、實用規范或標準和慣用參考或基準:(1)常用信息或數據,例如常用星表,即可提供本土化的恒星命名、分類和編目的規范化信息或數據資源,(2)實用標準,諸如國際天文學聯合(InternationalAstronomicalUnion, IAU)在20世紀初推薦的IAU-88天文星座標準在西方國家形成的標準化定義和命名規則以及統一的分類和編目方法、系統設計框架和使用指南,(3)慣用的天文基準,包括坐標系以及精確坐標數值,例如尋星(finderstars)基準和天體數據證認圖(findercharts)參考等。報告的意圖是分享報告人在過去十幾年間針對這些瓶頸資源,在信息織和數據挖掘方面所做的工作。報告圍繞“甘石星座”的建設,介紹天文信息領域中星空、星域和星區的劃分、分類及其數值計算以及分層式和樹型數據結構、星座及其恒星的命名、標注和分類與編碼。所謂“甘石星座”,這是為了紀念兩位戰國時期的偉大中國天文學家甘德和石申,而對所創建的321個規范星座(對比IAU-88 天文星座標準)的統稱。報告還將分享與討論以下工作結果:(1) 天球表面上星座邊界坐標;(2) 星座對應的星區面積(平方度和平方弧度)二重積分求解;(3) 星座位置(質心)坐標計算;(4) 星座可見度(可觀測站點緯度)在地平坐標系中的解析。報告內容歸屬的主題為“學科發展與跨界合作”或“數據驅動的科普教育和全民科學”。報告人希望尋求后續工作中的同行合作:(1) 完善和發展星官體系,以甘石星座為基礎,制定我國的天文星座標準;(2) 建立我國常用星表或以星官體系為基礎的恒星分類與編碼系統;(3) 繪制以甘石星座為基準的尋星或巡天星圖集。
以上報告摘要準備提交給 天文信息學與虛擬天文臺2024年學術年會 (地點:浙江新昌, 注冊時間:2024.10.08-2024.11.15,會議時間:2024.11.26-2024.11.30 https://nadc.china-vo.org/events/cvo2024/# )。是否被采納,待審核結果。但對這個題目或方向感興趣的同學,歡迎與我一起探討。